新概念教研组成果展示(马山老师、曲嵘嵘老师)

2013-7-14 19:21:11 人气: 来源:http://www.homas-school.com

我们知道

作者:马山——托马斯外语学校校长

十多年的办学和从教经验让我们知道:英语是交流工具,并且一定要把它当成交流工具来教和学。英语不是数学,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合理且传情达意的表述。正确的单词加正确的发音加正确的语法,照样可以得出错误的语言。正如短信冷笑话里描绘的那样,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遇车祸翻到山崖下,迅速赶来的美国警察对在悬崖下奄奄一息的中国学生们大喊:“HOW ARE YOU (你们怎么样?)”中国学生用尽最后的力气用微弱的声音回答: “WE ARE FINE, THANK YOU, AND YOU (我们很好,谢谢,你们呢?) 美国警察走了,中国学生死了。“死背书,背死书,死路一条”。

我们知道,在现阶段,英语不能主要作为理论来分析研究比对来最终理解,而是要作为技能通过多种训练来最终掌握;我们知道,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心智,自律,逻辑,抽象,学习能力上有很大差异,为此,托马斯学校建立起了包括不同的教学内容,目标和方法的完善体系;我们知道,学习意味着不断犯错并且在犯错中让错误越来越少,意味着问题越来越多,随着已知世界越来越大,发现自己的未知世界同时也变得越来越大,一直大到发现自己很渺小。因此我们欢迎问题,鼓励学生挑战和质疑;我们知道,和学好英语相比,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判断力和生活能力更重要。因此,我们要作学生的良师益友;我们知道,当一切炒作包装和喧嚣尘埃落定后,显露出来的依然是实在和本真,因此我们坚守自己严谨的治学理念。

观察与思考

作者:马山——托马斯外语学校校长

对于很多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讲,考虑到经过十二年的努力(小学六年,初中和高中各三年),且年年在考试中获得九十分以上,但到头来却几乎一句英语不会讲,不会用,英语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学会掌握的专业技能;要不人们滑入另外一个极端:在外语培训机构广告性语言的诱导下,很多人开始相信可以用两个月掌握英语。

我们不难理解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在很多学校里,包括英语在内的很多教学是以考试为导向的,即为了考好成绩而学习英语,而且,英语,作为一种其本质为交流工具的语言,被当作理论,而不是技能,按照教数学的方法灌输给学生们,经过多年的记忆,背诵,分析,理解,寻找正确答案,考百分之后,最后归于什么都不会。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大脑被训练成一个有着大容量储存硬盘的电脑,但是忘了安装处理器。当人们学成毕业,走向社会,工作,生活或进一步学习的需要迫使他们使用英语是,他们会有病乱求医的投向两个月英语高级速成班。

解决之道可能因人而异,因需而异,但很重要的是要还原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本来面目,把冷冰冰的语法公式和孤立的单词符号转换成传情达意,表达思想,承载文化的语言,使其生动具体有生命有情趣,主要把它作为一项技能,而非理论来教,让学生们在用中学,在练中学,在学中用,在学中练,在成就感中突破胆怯,获得信心,在成就感得到满足中获得兴趣,在交流和表达中获得语感。

学习理论和获取技能的方法是根本不同的,说话是技能,跨语言研究是理论,游泳是技能,如果想获得奥运游泳冠军就要涉及很多理论研究了。不会游泳的人想当奥运游泳冠军是痴人说梦,但很少有人质疑学习英语的人连话还不会说的时候为了考试把英语当成理论来背诵研究分析和理解。获取技能的首要方法是高效的练习,初学游泳的人如果坐在教室里图解游泳,分析游泳,背诵游泳的步骤,然后做卷子,考试答题得百分就认为学会游泳,下水后必然淹死,因为他们在错误的地点,用错误的方法试图获取技能。学习游泳最好的地方是水里,在不断的犯错中逐步获得水性,又有多少英语学习中的“淹死着”?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不断的练习中,不断的犯错中逐步获得语感。学习语言技能的本质就是在不停的犯错中让错误犯的越来越少,永远也不可能不犯错误。更何况什么是语言学习中的错误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某种意义上讲,语言只有合理的答案,没有标准答案,学生们完全可以用正确的语言给予错误的回答,在获取语言技能的过程中最大的错误是不说话,而不是说错了。

外语教学从业者们如果能多少转变理念,加上自身良好的语言能力和勤勉的职业精神,教育系统多少改变考试导向式教学,代之以能力素质教育,在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评估中完善评分内容和标准,在每周四堂英语课的情况下,英语学习者应该经过三到四的学习,基本获得生存英语的能力。

我的很多同行经常抱怨学生们在课堂上不开口,不参与,被动学习,等等。任何现象都是一种或多种原因作用的结果。学生们不开口很可能是因为有负面经历或恶性记忆,很可能是对开口讲话--犯错误受批评惩罚公式的自然反应,是自然的本能保护,是急于让学生们考百分的老师们造成的,过度追求标准式回答会严重妨碍语言的流畅性,如能完全接受学生们在表达时犯错误,老师们就不会神经错乱,大喊大叫。轻松自然是语言表达和交流的重要环境条件。

英语表达困难的浅层次原因是不知道怎么说,深层次的原因是不知道说什么。怎么说可以通过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逐步解决。但是说什么却不是通过大量背诵能解决,因为要表达的内容常常不是课本教材里的,中国孩子是在被要求顺从家长,听老师话的教育中长大的,这严重推延长中国孩子形成独立见解的过程,没有属于自己的思想见解,自然要到书本上寻找,所以造成大量空洞或不到位的表达。语言老师一定要在教学实践中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寻找自己的方法路径,得到自己的答案(即便是所谓错误幼稚的),最终,才能培养出来有内容,有深度的表达。

给孩子们留出发现自我的空间

作者:马山——托马斯外语学校校长

公历新年前后的课堂上,在口语对话练习中,我总会问十四五岁以上学生们同样两个问题:有没有什么不良习惯希望能够改掉?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新的愿望?多数同学想不出有什么不良习惯要改,个别同学希望能早点睡觉或少上网聊天;至于愿望,几乎所有人都回答争取考一个好成绩,获得一个高分数;接着问:我想知道的是人生的愿景,而非下个月考试成绩?无人能答,困惑的表情似乎在告诉我劳累的孩子们几乎无暇考虑这些“深远的问题”。在总共被问的四五十个学生中只有一位回答说:她开始发现数字很美,也很有感觉,对数学和金融有兴趣,希望将来能学习金融,然后在金融领域谋一份职业。也许不是巧合,如此回答的是一位去年随我去德国修学交流的女学生。

向十四五岁以上年龄的同学提出上述问题,是因为通常情况下,这个年龄段里年轻人开始形成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我身份认定,对自身的认识探索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了解自己的喜好和厌恶,敏感和迟钝,擅长和短板;对环境的了解让他们学会在群体中行为的有效方法,社会的选拔体制要求他们每次考一个好的成绩,这没错,但是,我宁肯孩子这样回答:我想多学化学,它的变化太神奇了,我想弄清楚它们内在关联;或者:我想多了解历史,读过的一本书对一个历史事件的解读和我们的教科书不一样,我想弄清楚历史真相;或者:物理是我的短板,我需要均衡的知识结构,必须加强物理学习。要知道,如果这是学习的动因,结果不仅是良好的考试成绩,而且非常有助于他们将来在职业生涯里炼成赖以安身立命的专业技能,甚至找到更好贡献社会,推动人类进步的良方。老师们是否可以更多向学生们展示,让学生们感受数学的平衡,化学的奇妙,物理的守恒,历史的复杂,地理的多样,语言的多变与实用,给学生们更多的空间去思考探索发现;而非为了获得高分,拼命地向学生灌输,甚至强求学生死记硬背很多经不起推敲的结论。

我的女儿十一岁了,已经历了三个人生梦想:四到六岁梦想做餐厅服务员给客人上菜添茶,因为那时她给我添加咖啡后我常感谢她,这给她带来巨大成就感;六到十岁梦想当老师,因为爸爸是老师,学生要听老师的,很酷,我就“利用”她的梦想鼓励她多读书;十一岁后梦想做家庭主妇,因为乐乐呵呵的妈妈是家庭主妇,我们就“利用”她新的梦想鼓励她多学做家务;估计她十三四岁时的梦想将趋于认真现实,届时如何因势利导让她发现自己的潜力,克服短板,将是我们的课题。

每年高考后的日子里,总有很多学生问我该选学什么专业,班主任提过建议,父母有主张,自己很困惑,现在来问问马老师有何高见云云记得二十五年前我大学毕业时,最好的工作是进外贸公司,因为待遇好,福利高,每月都发鸡蛋,运气好被选中出国,还有二百多元的着装费。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大量国营外贸公司倒闭,只有少数清醒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能够快速转变,化危为机,多数人下岗专业,有人至今快到退休年龄了还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十五年至二十年前最热门的专业是计算机,人人谈论信息革命带来的工作机遇,看看今天众多在信息产业低端忙碌的接近中年人群,很多曾经是耀眼的高考明星;十到十五年前的黄金职业是金融投资,从业者上至高管,下至操盘手,创造无数一夜暴富的神话同时也捅破了他们吹大的金融泡沫,转眼风光不再。怎么回答同学的提问呢?历史告诉我们赌未来需要什么工作是靠不住的,小学初中高中直至高考,一路考来,一路高分,在大学该学什么专业?问天问地问父母问老师不如问自己,倾听自己内心声音,发现自己的热情,让梦想指引求学的方向。因为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更专注,学的更好,懂得更多,更有恒心面对挑战,无论你将来做什么,更有机会在你的领域成功。梦想的种子是在少年甚至儿童年代种下的,没有足够的空间它会枯萎。当你试着倾听却没有心声,追寻却没有梦想给你引路,困惑迷茫和失落会不请自到。如果我的女儿三年后的梦想依然是家庭主妇,我会鼓励她学习成就成功快乐家庭主妇的必要知识和技能。毕竟,有人做得CEO,却做不得家庭主妇,反过来也是一样的道理。

固安人才网